鋼琴銷售,會忽悠就一定能贏?
琴行鋼琴銷售,千萬別忽悠你的客戶!
我們經常說消費者選擇用腳投-票,在鋼琴銷售領域,一般的客戶是對鋼琴基本不是很懂的,懂一點的也只不過是一知半解。所以就需要一線的銷售人員對消費者比較客觀,耐心的講解。這是對銷售人員的最基本的要求。但目前琴行銷售人員不客觀的介紹,說天花亂墜的行業術語,說不著邊際的一大套理論。
客戶聽了半天還是不太明白。說白了,介紹的人也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沒有了解消費者想要知道的東西。自己說的太多了。結果,消費者根本不需要一大套的理論。我們不能將理論變為通俗易懂的知識就很難讓消費者信服。
曾經聽到一個非??尚Φ睦碚摚呵f不要拿愷撒堡鋼琴去和印尼進口琴比配置和工藝。為什么這位仁兄會傳授這樣的經驗給自己的員工呢?因為他深知,比材質工藝是,配置,是根本比不過愷撒堡的。那么唯一能比的就是進口二字了,因為他知道中國老百姓一聽進口就覺得高端,就覺得昂貴。
實則,制造工藝,技術,原材料,在鋼琴這個領域,我們國家是NO.1的。這樣忽悠顧客賣高價低端鋼琴就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欺騙了,這種營銷手段是要不得的。就一個普通的低端進口印尼鋼琴售價比國產的名牌鋼琴翻幾倍的售價。
中國有句老話:貨比三家才見真。消費者眼睛見到的,耳朵聽到的才是最為真實的,為什么不能比較呢?一線和一線對比,一線和二線品牌對比,一線也可以和雜牌對比。
中國產愷撒堡銷往鋼琴之國德國
德國原裝的和國內一線比。中國的品牌和日韓品牌對比。比什么呢?就是材質的高端與低劣,工藝精細與粗糙。聽就是聽不同價位鋼琴的音質,好的鋼琴當然是比較有感染力的,動聽的,吸引人的。但最終最可靠的是什么呢?就是幾十年如一日形成的口碑。我在這里舉個例子:
珠江鋼琴是鋼琴行業的龍頭,最具有代表性。做了63年鋼琴,已經17年全球銷量排名第一。就在昨天小編還得到一組數據,珠江鋼琴2018年前半年銷售鋼琴7萬多架,光出口到歐美國家的鋼琴數量就有5千架。細細一算,珠江鋼琴今年的產銷量將要達到15萬架左右。國產所謂的日本品牌,韓國品牌是銷售不到歐美國家的。
中國大大小小的品牌不計其數,有上百家不在話下。唯獨珠江鋼琴能夠取得這樣的業績。這就是消費者選擇用腳投票的結果。中國每年的鋼琴產量在30幾萬架。珠江就能占到40%的份額了。珠江鋼琴的主要業績來自于中高端的 珠江,里特米勒,愷撒堡,和三角鋼琴。用數據說話是最為真實的。
鋼琴界的營銷笑話很多,比如某什么江的品牌,2012年產品一出來就大肆宣傳頂級高端鋼琴,結果國家質檢總局送檢的產品不合格,什么不合格呢?就是做鋼琴最基本的東西都不達標,還談什么高端,這個在國家質檢總局網站能夠搜索到。不管品質好不好,先來一番的營銷轟炸,不就是賣高價嘛。很滑稽的一個事情。在業內不算是佳話了,算是笑話。這也算是忽悠消費者了。
給客戶介紹用客觀的數據時最為信服的,就比如珠江鋼琴銷售量全球第一中國樂器協會有專門開具的證明。還有一個什么倫的三線品牌,做產品也就十來年,大家知道鋼琴企業一定要有技術沉淀的。德國鋼琴現在存在的一般都在100多年的歷史,就比如德國最大的鋼琴品牌舒密爾,已經有133年歷史,它雖然不是德國最早的,但是發展到現在是占有率最多的德國鋼琴品牌。
珠江沉淀了63年才全球第一,這也不是每一個品牌就能做到的,通過幾代領導人的不懈努力才去取得今天這個成就。而這個什么倫的品牌為了傍名牌珠江鋼琴在網絡吹噓自己是中國最大的鋼琴廠,品質最好的鋼琴,甚至還是網絡吹噓自己是中國樂器第一股。
因為謊言就是謊言,最終會為自己所說過的謊言買單。最近聽說這個品牌鋼琴在消費者用了幾年之后很不好,許多已經換琴了,包括學校和個人。對待消費者的信息全部是捏造,把心用在忽悠顧客上面,能做好產品嗎?
小編舉的例子真的是很少很少了,你怎么樣對待消費者,消費者就會怎么對你。他們選擇用腳投票,但也是擋不住的。忽悠也僅僅是一時。如果你遇到琴行有這樣的老板,可以盡快遠離。買的時候就忽悠,能得到好的售后服務嗎?
歐洲人在珠江鋼琴集團木材加工廠參觀